English Version

永遠相信人的潛能:春風又化雨 十年教大路

何博士(後排左四)是標準足球迷。他和社會科學系同事經常在校園足球場上與學生進行足球友誼賽。

何博士(右)與其他教大同事參加在校外舉行的足球比賽。

何博士(前排右)與社會科學系的球迷到香港大球場為出戰國際比賽的香港足球代表隊打氣。一起看足球比賽令何博士跟他的同事變得熟稔。

 

博文及社會科學學院

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

何家騏博士

「人生有幾多個十年﹖」這句來自一套電視劇的經典對白,曾經於十年前流行一時。我於2012年加入博文及社會科學學院,至今剛好十個年頭。正如這句說話蘊含的意義,對任何人來說,十年路漫漫,都標誌著生命中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或許,我應趁這個機會,回顧一下我在香港教育大學十年來的工作和生活。

要說我的教大故事就要從我加入教大前的教學生涯說起。大約二十年前,我在一間社區學院當兼職講師,這是我教學生涯的起點。在這社區學院求學的學生是已經投身社會工作的成年人,他們已脫離全日制教育一段日子,只因為裝備自己,為將來的工作或生活做更好的準備而重返校園。這些學生來自非常不同的教育背景,不論在能力或是學習期望方面,都存在各式各樣的差異。他們甚至對撰寫學術論文應該使用甚麼格式,都有不同的看法。因為學生的多元背景和明顯差異,我不能用「一套教學方法走天涯」,必須花時間了解每一位學生的情況,並要學習不斷調整教學方法,以滿足各人的需要。

我在加入博文及社會科學學院前,曾經有數年在另一所大學任教社會科學。在那裡遇到很多有潛質的學生,但因為語言和人際技巧不足,窒礙了他們在學術方面的發展,更因此令他們感到缺乏自信和沮喪。因為我是這所大學其中一個學生宿舍的高級導師,我有很多機會與學生溝通,了解他們的學習困難。另外,我在那所大學遇到一位給予我工作自由度的上司,讓我能夠設計一個切合學生學習意願及需要的課程。因著對學生的一點了解,以及在設計課程時花上的一點心思,我看到學生在我的教導下成績有顯著進步。

 

先了解學生需要

這兩次經歷為我日後的教學工作定下方向。在加入教大後,我有一個很強的意識,就是每位學生都有其獨特性。在為學生提供任何協助及有意義地介入他們的學習前,我先要設身處地去了解學生的情況及需要。

博文及社會科學學院的學生背景非常多元化。眾多學生當中,有報讀教育和非教育課程的;有些學生以一年級新生的身分開展大學生活,有些則是完成其他院校的副學士課程後,再轉到教大繼續升學的高年級生。我們有部分學生透過中學文憑試成績申請入讀,亦有些是通過其他入學途徑被取錄。此外,學院在開辦教資會資助學位的同時,亦設有自資課程。我們的學生「缺乏一致性」,不論在動機、期望甚至自我形象方面,均存在差別。

 

即使同一班的學生,在學術能力,以至對施展抱負和發展事業的想法,都可能南轅北轍。

 

過去十年,我在博文及社會科學學院擔任過學生事務及實習生計劃的統籌工作,亦出任過通識教育課程的副課程主任。教學和學生事務統籌工作雙線並行,讓我發現有三類學生特別需要關注。

首先,我留意到報讀了自資非教育課程的學生,他們對自己有很高的期望。第二類是立志投身教師行列的學生。儘管他們在大學得到課程研究和教學法的培訓,但我相信他們未能充份領會到教育工作的真正意義,以及當教師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回事。第三類是少數族裔學生。他們的母語不是中文,而其他學生通常都用廣東話交談,語言隔閡令他們受到某程度上的被邊緣化,令部分少數族裔學生較難融入學生的社群。

學院的學生來自不同家庭和教育背景,亦來自不同種族,他們有著不同的性格及想法。即使同一班的學生,在學術能力,以至對施展抱負和發展事業的想法,都可能南轅北轍。學生的組成如此多元及複雜,若果只用同一種教學方法,很大可能只會徒勞無功。要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必須不斷地審查自己的教學方法。如果能夠找到正確的方法,就能夠幫助學生發揮潛力。我在這裡工作十年,有很多親身的經歷,可以舉出很多例子來引證這一點。以下,我會用兩位學生的故事來說明,人是可以出現很大改變的。

 

擺脫陰霾 拖展抱負

第一位是就讀非教育課程的女學生。她在香港其中一間歷史最悠久、最負盛名的中學畢業;但由於種種原因,她無法適應教大的環境。她沉默寡言,拒絕與其他同學交往。由於缺乏學習的樂趣和動力,她經常不上課,做功課亦馬虎了事。簡單來說,她覺得與學校格格不入。即使她在中學階段已獲得良好的語言和學術訓練,成積差已是可以預期的一件事。受種種負面因素影響,她起初在教大的學業成績確實並不理想。

我在認識她一段時間後,對她的情況有更深入的了解,逐漸明白她失去學習動力的原因。為了重燃她的學習意欲,我介紹了一班社會科學系的研究生給她認識。這群研究生組織了一個研究小組,小組成員定期見面,交流對研究的想法、討論功課,有時又會一起外出食飯閒聊。這班學生對學習充滿動機,他們希望在學術上取得更大成就。這群學生成為了那名女學生在教大的同行者,幫助她重建對學校的歸屬感,融入校園生活。

社會科學系為參與 「學生研究員計劃」的學生舉辦的工作坊,邀得社會科學系名譽教授(2015-2017)Peter Manning 教授(左二)發表演講。工作坊結束後,他和何博士(左三)與學生共進午餐。

有一年,我籌辦了一個研討會,並邀得國際學者參加。我請那位女同學與研究小組的其他成員一起擔當學生助手,並在研討會上發表他們的研究題目。參加研討會的多位學者對參與學生的研究能力都表示讚賞,並向他們送上鼓勵的說話。憑著良好的語文能力,那名女學生在講解研究項目時有出乎意料的表現,獲得與會學者的高度評價。

得著老師的支持,有著研究小組成員的陪伴,加上能夠展示所長並贏得校外學者的稱讚,這些因素一步一步地引領她擺脫陰霾,激勵她要後來居上。她慢慢改變,由對學習提不起勁逐步變得追求好成績。在教大畢業後,她繼續升學,在英國完成碩士學位,之後回到香港再攻讀另一個碩士學位。現時,她對自己充滿信心,在香港一所大學從事行政工作,有相當不錯的發展。

 

愛問「大問題」的學生
何博士協助社會科學系的畢業班學生準備畢業論文的口頭報告,圖片攝於2017年。

第二個故事關於一位修讀教育課程的學生。她在我的社會科學課堂上表現得非常專心,學習態度積極,但對課程研究及教學法的課堂則不太感興趣。她有不錯的文史哲知識,對這些科目感興趣的學生通常都會提出有關「意義」、「本質」的問題。他們對「大問題」有濃厚興趣,對與真理相關的知識亦非常渴求。

有一年,我獲批一個「教學發展補助金」,讓我有機會聘請這位學生擔任初級學生研究員。我指導她在校園內外開展一些社會研究項目。參與這些研究項目能夠滿足她想進一步了解社會的渴望,同時擴闊了她的視野。這位同學有很好的學習潛力,只要得到適當的啟發和引導,就能帶動她不斷學習。像她這樣的學生一旦找到學習動力,就會有非常出色的表現。她最終在香港一所大學完成碩士學位,並在香港一所公型機構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

我在 FLASS 遇到很多成功例子,以上只是其中兩個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故事。我不想為培育學生提出一個萬無一失的公式,但從多年來與學生的相處中,我總結出一些經驗來,希望跟大家分享。

 

首先,我從這些例子中明白到,「錯置的感覺」可以令人變得非常消極。……其次,我一直覺得,個人能力的呈現是「情境性」的。

 

首先,我從這些例子中明白到,「錯置的感覺」可以令人變得非常消極。人是社會動物,只有當我們置身於合適的社會環境中,我們才能學習和探索。要為所謂成績不佳的學生提升學習動力,我們先要幫助他們建立自己的圈子。在他們感到安全的同儕關係中,他們可以安心交換意見、討論想法和辯論。緊密的同儕關係亦能保護人免受負面想法的影響。

其次,我一直覺得,個人能力的呈現是「情境性」的。 例如,上面提到的兩名學生,在獲得機會去執行自己有信心完成的工作時,或是找到自己熱衷探索的學術領域時,在這兩種情境下,就能夠釋放個人潛能。簡而言之,人們是透過找到自己的身分認同和方向、建立社交聯繫,以及參與讓自己感到有意義的活動去確認自己的價值。

 

欣喜看到學生進步

事實上,我也經歷過跟學生相似的情況。我的學術道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我大學本科讀歷史,完成學士學位後,我繼續攻讀公共行政和政策的碩士學位。之後,我沒有直接去攻讀博士學位,而是選擇了在社會工作,有時更是兼職工作。我在工作了數年後才邊工作,邊讀書來完成犯罪學的博士學位課程。

跟我的學生一樣,在決定開始學術生涯之前,我也有很多疑慮。因我的學術旅程也有過起跌,我對學生在某些人生階段失去意志和方向,有著強烈的共鳴。我很喜歡和年輕人交往,跟學生及舊生,老師及行政同事一起看足球令我的工作增添趣味。當環境合適,心情和氣氛變得輕鬆時,我們會談天說地,學生會跟我分享心事。為了解學生的需要,為找出最好的方法來支持他們,我確實付出了大量時間和精力。但付出背後是寶貴的回報:看到學生進步,令我感到極之快樂和欣慰。

相聚一刻:何博士(右三)喜歡和畢業生聚舊,一起享受美食。坐在旁邊的是他的妻子 Natalie。她在香港另一所高等院校任教,對何博士教導學生的熱情經常表示支持和欣賞。

何博士(右二)孜孜不倦地培育學生,為他贏得「博文及社會科學院教學獎表揚狀Certificate of Merit」。他在學院年會暨頒獎典禮上與其他社會科學系的獲獎者合影。

教學工作讓我樂在其中。我喜歡激發人的潛力。 我一直相信,每個人都擁有不一樣的天賦,只要在合適的處境遇上契機,就可以造就改變。我目睹很多學生在獲得合適的關注、肯定和指導後,出現重大的轉變,這亦是工作中最令我感到興奮和滿足的部分。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個互相學習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也有進步與得著。在教導人的過程中,我對人的需求變得更加敏感,亦令我在發掘學生潛力方面有更敏銳的洞察力。

人的一生,沒有幾多個十年。但我可以自信地說,我在教大度過的這個十年,是收穫滿滿的。

(中文翻譯:朱麗姍,整理:譚兆文)